文章详情

亚搏全站app下载_app下载

浏览量:461 发布时间:2021.06.10
0

1.对超长结构,设计时应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对不同地区的环境温度、材料、施工条件,建筑物不同的使用性质、平面布置、立面体形等,应有不同的处理措施。

住宅建筑设计结构不宜超长,并宜执行规范有关规定,一方面,住宅房屋由于造价原因,保温隔热设计一般只按常规做法;另一方面,住宅已逐渐自费购房,如果因结构超长引起裂缝,出现住户投诉,必将造成一系列的麻烦。

2.高层建筑结构的基础底板厚度往往较大,属大体积混凝土(一般厚度1m以上为大体积),为控制混凝土裂缝,可采用下列措施:

(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高,在满足承载力和防水要求的条件下,宜在C25~C35的范围内选用。如果混凝土强度等级高、水泥用量多,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水化热高、收缩大,就易引起裂缝。

(2)水泥应优先采用水化热低的品种,如矿渣硅酸盐水泥。严格控制砂石骨料的含泥量和级配。控制水化热的升温,混凝土构件中心与外表面的最大温差不高于25℃,并控制降温速度。浇灌混凝土后,及时采用塑料薄膜或喷养护剂及草帘等进行保温和保温养护。

(3)采用粉煤灰,改善混凝土的黏塑性,并可代替部分水泥,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当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5%时,可降低水化热约15%),还可减少混凝土中的孔隙,提高密实性和强度,提高抗裂性。粉煤灰的掺量约为水泥量的15%~30%。

(4)为减少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应力,宜留施工后浇带,宽度为0.8~1.0m,间距30m左右,一般1个月以后采用强度等级比原混凝土高5MPa的无收缩混凝土浇灌密实。无收缩混凝土可采用UEA等膨胀剂配制而成。

混凝土浇灌后,经24~30h可达最高温度,最高水化热引起的温度比入模温度约高30~35℃,然后根据不同速度降温,经10~30d降至周围气温,在此期间大约有15%~25%的收缩,往后到3~6个月收缩完成60%~80%;至1年左右,收缩完成95%。施工1年后,除了结构维护不良、遇有大风暴晒,引起湿度急剧变化、急剧降温及激烈温差而引起裂缝以外,一般结构将处于裂缝“稳定期”。

(5)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采取分层浇筑、阶梯式推进,斜面每层浇筑厚度不超过500mm,并应保证每层混凝土在初凝前完成上层浇筑,新旧混凝土接槎时间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确定,但应避免出现施工冷缝。采用本款施工方法,可不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8.4.10条。当筏板的厚度大于2000mm时,在板厚中间部位设置钢筋网。

(6)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塑性沉缩裂缝和因表面快速失水引起的干缩裂缝,混凝土初凝前用木抹子抹压2~3遍,这是行之有效的好措施。有的工程为防止表面快速失水引起的干缩裂缝,在底板上皮纵向钢筋上面设置Φ6@150或Φ8@200双向钢筋网。

(7)采用膨胀剂配制的混凝土,利用膨胀剂的补偿收缩功能解决混凝土收缩开裂。目前我国膨胀剂的品种很多,例如,中国建筑材料研究院研制的UEA;山东省建科院和山东省建材院分别研制的PNC和JEA;浙江工业大学的TEA;北京祥业公司的 PPT-EA1、EA2;北京利力公司的FS-III等等。

混凝土的补偿收缩效能与膨胀剂的掺量直接有关,任何一种膨胀剂按《混凝土膨胀剂》(GB 23439-2009)规定,限制膨胀率为I型水中养护7d≥0.025%,空气中21d应<0.02%;II型水中养护7d≥0.050%,空气中21d应<0.01%.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和缓凝剂,可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使综合温差T减少。当温差变形αT≤εp.时(α为混凝土线膨胀系数,εp为极限拉伸),结构就不会开裂。综合

温差T=T1+T2,其中T1为混凝土水化热最高温度与环境平均气温之差,施工规范要求T1<25℃,T2为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差,T2=εy(t)/α,εy为混凝土收缩值,对于普通混凝土限制收缩率为εy=(2~3)x10-4,即T2=20~30℃,而混凝土10~15d早期的极限拉伸很低,一般εp=(1~2)x10-4(考虑徐变),因而很容易出现裂缝。采用膨胀混凝土能产生膨胀效应,在14天的限制膨胀率ε2=(2~4)x10-4,它不但可补偿混凝土的收缩,而且能降低混凝土的温差,按T2=E2(t)/α,膨胀混凝土ε2=1x10-4,则T2=10℃.如果62=2x10-4,则可补偿温差20℃.

当采用UEA膨胀剂,用量为水泥量的10%~12%时,其膨胀率ε2=(2~3)x10-4,在配筋率为p=0.2%~0.8%时,可在结构中建立0.2~0.7MPa预压应力,这一预压应力大致可以补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产生温差和干缩的拉应力。从而防止了收缩裂缝或把裂缝控制在无害裂缝范围内(小于0.1mm).因此,采用了UEA膨胀剂配制的混凝土,施工后浇带间距就可以延长。

3.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墙为控制混凝土裂缝,可采取下列措施:

(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高,宜在C25~C35的范围选用。

(2)由于墙体受施工和环境温湿度等因素影响较大,容易出现纵向收缩裂缝,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开裂机率越大。工程实践表明,墙体的水平构造(温度)钢筋的配筋率宜在0.4%~0.6%,水平筋的间距应小于150mm,采取细而密的配筋原则。由于墙体受底板或楼板的约束较大,混凝土胀缩不一致,宜在墙体中部或端部设一道间距为100mm、高1m的“水平暗梁”,水平构造筋宜放在竖向受力筋的外侧,这样,有利于控制墙体有害裂缝的出现。

(3)对于墙体与柱子相连的结构,由于墙与柱的配筋率相差较大,混凝土胀缩变形与限制条件有关,由于应力集中原因,在离柱子1~2m的墙体上容易出现纵向收缩裂缝。工程实践表明,应在墙柱连接处设水平附加筋,附加筋的长度为1500~2000mm,插入柱子中200~300mm,插入墙体中1200~1600mm,该处配筋率提高10%~15%。这样,有利于分散墙柱间的应力集中,避免纵向裂缝的出现。

(4)设置施工后浇带。

(5)采用掺膨胀剂配制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并留施工后浇带。

(6)地下一层外墙,在室外地平以上部分应设置外保温隔热层,避免直接暴露。

(7)在有条件的工程中,地下一层外墙采用部分预应力,使混凝土预压应力有0.6~1.0MPa.

由于地下室和水工构筑物长期处于潮湿状态,温差变化不大,最宜用补偿收缩混凝土作结构自防水。大量工程实践表明,与桩基结合的底板和大体积混凝土底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可不作外防水,但边墙宜作附加防水层。底板和边墙后浇缝最大间距可延长至60m,后浇缝回填时间可缩短至28d.当采用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提出的无缝设计方法时,以膨胀加强带替代后浇缝,可连续(或间歇)浇筑底板或楼板120m不留缝,但边墙仍需以加强带间距留后浇缝,28d后以大膨胀混凝土回填。

4.楼盖结构,可采取下列措施:

(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高,现浇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40。

(2)对于超长结构楼板,鉴于泵送混凝土的收缩值比现浇混凝土大20%~30%,为减少有害裂缝(规范规定裂缝宽度小于0.3mm),可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但设计上要求采用细而密的双向配筋,构造筋间距小于150mm,配筋率在0.6%左右。对于现浇混凝土防水屋面,应配双层钢筋网,钢筋间距小于150mm,配筋率在0.5%左右。楼面和屋面受大气温差影响较大,其后浇缝最大间距不宜超过50m.楼板厚度大于等于160mm时,跨中上宜将支座纵向钢筋的1/2拉通,或另设ф8@200或ф6@150钢筋网,并与支座纵向钢筋按搭接长度连接。

(3)梁(尤其是沿外侧边梁)应加大腰筋直径,加密间距,并将腰筋按受拉锚固和搭接长度。梁每侧腰筋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扣除板厚度后的梁截面面积的0.1%,腰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4)外侧边梁不宜外露,宜设保温隔热面层。

(5)有条件的工程,在地下室顶板(±0层)及屋顶板采用部分预应力,使混凝土预压应力达0.2~0.7MPa。

5.剪力墙结构不宜超长。剪力墙结构的外墙,宜采用外保温隔热做法。剪力墙的首层及屋顶层水平分布钢筋,应按相应抗震等级的加强部位要求进行配筋。

6.超长结构的屋面保温隔热非常重要,应采用轻质、高效、吸水率低的材料。施工时防止雨淋,使保温隔热材料吸湿而影响效果。有条件的工程,屋面可采用隔热效果较好的架空板构造做法。

7.为考虑温度影响,可以仅在屋顶层设置伸缩缝,缝宽按防震缝最小宽度,缝两侧设双柱或双墙,不得采用活搭构造做法。

8.外露的挑檐、雨罩、阳台、挑廊钢筋混凝土女儿墙等结构,每隔12m左右留一道伸缩缝,位置宜在柱子处,宽度10mm,挑檐、雨罩如采用卷材防水,在伸缩缝处可连通铺设;当刚性防水时,则应同阳台、挑檐一样,采用防水密封胶嵌缝。这些构件的分布钢筋直径宜适当加大,间距加密。

9.某些使用功能较重要的工程,在混凝土中参加抗拉纤维,对控制裂缝是较有效的措施。

 

 

 

运兴土木十八年专业加固经验,致力于保障工程结构的安全与正常使用。

运兴土木立足湖南,服务中国!

各种工程质量问题,欢迎来电咨询:0731-89922317。

公司网站:www.yunxingtumu.com

 

 


微信扫一扫
关注加固之家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 2024 jiaguhome.com 加固之家 保留所有权利
加固之家 版权所有 2024 © 粤ICP备16006909号-1
加固之家提醒您